電腦的網路收發員

 

尼克 (NIC)

電腦系統面對網路時的櫃台人員,負責收發要透過網路傳輸的小包裹,並且檢查包裹在傳輸過程中是否有破損, 他與生俱來的的 MAC 編號可以當作這部電腦在網路上唯一的身分識別號碼。

網路介面控制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又俗稱網路卡(network adapter),在早期的電腦中也像顯示卡一樣,是一張額外安裝的電路板, 但是現在幾乎沒有不上網的個人電腦了,所以 NIC 大多會直接製作成主機版上的一顆晶片,不必再另外安裝。

每一顆 NIC 晶片在出廠的時候會被分配一個全世界唯一的「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MAC Address)」,這是一組 6 bytes 的編號數字, 雖然名字叫做位址(address),但它的意義更像是這顆 NIC 晶片或這部電腦在網路世界裡唯一個身分證號碼,如果一部電腦有兩個以上的 NIC, 例如同時具備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那它會有兩個以上的 MAC 位址,這並不會構成問題。

NIC 的能力是透過網路連線接收或送出固定大小的資料封包(packet),而在封包上會標明寄件人和收件人的 MAC 位址,在同一套網路線所連接的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 LAN)上, 封包在網路線上傳閱,收件人的 NIC 在區域網路上撿到這個封包,發現其收件人是自己的 MAC 位址的時候,就會把它收下,並檢查封包內容是否層因為線路品質而產生錯誤。 這個簡單的機制雖然只能在同一套線路上的區域網路內實施,卻是全球性的網路網路的基礎。

從區域網路到網際網路

由於 MAC 位址只是一組編號,並不能從中得知使用著它的電腦位於世界上的哪一個角落,所以網際網路(internet)另有一套稱為「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 IP)」的位址機制, 每一部電腦在上網的時候,會被當地的網路管理機構指派一個臨時的「IP 位址(IP address)」,這個位址由大大小小的網域(domain)編號和最後一個實機(host)編號, 所以由此便可以得知網路連線的收發兩方各自位於世界上的哪個角落,接下來只要透過重重的轉傳機制,將資料封包送到對方的區域網域內就可以了。

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