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韌體是電腦內部或外部裝置內的預裝的程式,就像是傳說中寄宿在物件裡的精靈,它們由微控制器執行而非 CPU,協助電腦系統進行對這些裝置的控制與檢測。
安裝在電腦內部或是連接在外部的裝置,當它的功能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複雜的時候,除了更複雜的電路以外,另一個辦法就是讓它也具有執行程式的能力, 這種深埋在裝置內部,介於軟體系統與硬體設備之間的程式,就稱之為「韌體(fireware)」。要執行程式需要處理器和記憶體, 所以具備韌體程式的裝置也都有自己的處理器晶片和少量的記憶體,相對於整個電腦系統主要運算工作的中央處理器(CPU), 這些在裝置內部的小處理器稱之為「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 MCU)」。
在裝置內透過微控制器執行韌體程式來實現裝置的功能有兩個好處,第一當然是分擔了 CPU 的運算負擔, 不需要連一點簡單的小事都要中斷 CPU 的工作來處理它們,CPU 只需要啟動裝置的功能然後等著接收成果就好了; 第二個好處是已經銷售出去的裝置,如果要改進其功能,或是修補某些資安漏洞,只要更新韌體就好了,不需要將它們實體地回收並更換電路板。